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角黍

~~~~~~角黍為粽子古時候的名稱~~~~~照片拍攝於2014.05.25/雲林古坑華山

 

今天騎單車上班路過一間粽子小工廠,門外擺放冒出熱煙的三爐煮粽大鼎約一層樓高,三鼎必須日夜自強不息直到端午到來。周日上山見到不少野生月桃,懷念起幼年時祖母手做月桃粽,獨特薑科的月桃葉其特異的香氣包出的粽子與一般竹葉截然不同,至今台灣只有南部及東部至今仍然保有端午取用月桃葉包粽子的習俗。

 

 

自古月桃就深具民俗味:葉鞘曬乾編成草蓆,月桃葉可枕墊糕粿、包粽子、種子可做「仁丹」。葉鞘甚長,相互緊抱排列成桿狀,可為繩索之代用品。月桃分布:亞熱帶地區。

 

 

不只人才嗜此美味喔,有三種蝴蝶以月桃維生,其中黑蝶及大白紋蝶食用它的葉片,而白波紋小灰蝶則取食它的花序。

 

 

朱仕玠《瀛海漁唱》;

角黍懸蒲俗共誇,蔓驚蹤跡滯天涯。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還簪虎子花。

虎子花即是月桃,每年仲夏開花時節,恰巧在端午前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